2019.09.26
廣州正力爭到2020年建成“圖書館之城”,實現每8萬人擁有一座公共圖書館和人均擁有3冊館藏書籍的發展目標。9月25日,在廣州市白云區大源村的林安物流園內,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林安圖書館正式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林安圖書館由3個圖書館組成,總面積達1000平方米,藏書近5萬冊。這意味著,人口達20萬的大源村,從此告別了廣州市公共圖書館缺失的歷史,廣大物流從業者也多了一個精神家園。
“小孩放學,也許不必再去托管中心,而是來到‘家門口’的圖書館。”9月25日,林安圖書館揭幕儀式上,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副局長吳青松表達了對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打通全民閱讀“最后一公里”的期待。“很多家庭沒有保姆和老人家接送小孩的,圖書館可以提供一個安全的場所,我們將強化圖書館的服務功能。”
建設3個圖書館,打通全民閱讀“最后一公里”
寬敞的空間、豐富的藏書、完善的設施、安靜的環境、簡潔的桌椅……走進林安圖書館,記者發現一位媽媽正在陪伴著兩歲半的小孩一起閱讀。“這里的環境很好,我一有時間就帶小孩來。”她告訴記者,“我丈夫的附近物流公司上班,搬過來大源村之后,開始有點不習慣,現在覺得配套越來越好了,我們的生活重心也開始轉到了這里。”
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白云區政府、市圖書館、白云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區圖書館以及太和鎮的支持和指導下,9月25日,位于林安物流園內的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林安圖書館正式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林安圖書館由3個圖書館組成,總面積達1000平方米,藏書近5萬冊,涵蓋了人文、歷史、生活、藝術、哲學、管理、軍事等領域。
“這是在政府主導下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一次有益嘗試,也是我們林安物流集團一直想要反哺社會、為周邊居民群眾做的事情。”林安物流集團董事長李金平表示,截至目前,林安物流已投入資金300余萬元建設了3個自助圖書館,包括1個標準圖書館分館、1個自助書吧、1個自助借閱服務點。
記者發現,館內配有自助借閱系統,所有圖書可與市圖書館實現互借互換,還配置了公共飲用水、免費上網等完善的配套設施,通過提供“一站式”閱讀和借閱服務,改善和豐富林安物流園內黨員群眾和周邊居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助推全民閱讀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
公共文化建設變“獨唱”為“合奏”
公共文化服務的最終目標是實現標準化、均等化,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成為當前解決國家財政有限、文化供給不足與群眾文化需求激增之間矛盾的創新方式。
在以林安物流集團為代表的多家物流、電商企業經營發展的帶動下,有著“廣州第一大村”稱號的大源村從當初的幾萬人已經發展成了近20萬人。經濟形勢蓬勃發展,但在文化設施建設方面卻遲遲跟不上,尤其是附近一直沒有一個上規模、高質量、服務完善的標準圖書館場所。隨著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林安圖書館的正式開放,大源村的居民,從此多了一個精神家園。
由政府“大包大攬”的傳統模式早已不適應新時期公共文化服務需求的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社會力量成為豐富公共文化供給的不二之選。“林安物流主動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基層公共文化建設,做法值得肯定。”吳青松表示,“廣州正通過充分調動和利用社會力量,合理配置資源,為公共文化服務注入活力,滿足群眾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文化建設新格局,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繁榮發展。”
(來源:南方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