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8
6月5日,柯橋區農村電商配送中心啟動儀式在福全街道富強村舉行。
這兩天,平水鎮祝家村村民王美珍的網店,訂購干菜產品的單子源源不斷,生意也如同氣溫一般,迎來了又一波熱潮。“全國各地都有客戶,干菜下飯味道好,天南海北都喜歡。”王美珍最近在琢磨“直播”賣貨,談起電商物流,她興高采烈。
靠山吃山。但在以前,“山民”要把“山寶”帶出山區卻頗為不易。王美珍說,自己賣干菜少說也有毛廿年,由于地處山區,以前車路不通,她的干菜產品一直都是在村里市場及周邊集鎮銷售,由于同類產品多,因此銷量不太好。在鄉鎮工作人員的推薦下,王美珍加入了新供銷的電商平臺,在家里動動鼠標就能拓市場,每年的線上銷售就有近20萬元,還申請了“淘口香”商標。如今,村里建起了電商服務網點,農村電商物流配送也馬上輻射山區。“有了高效便捷的物流配送,估計線上的銷量還會往上漲。”王美珍暢想著,臉上是藏不住的笑意。
為了打通農村電商物流的最后一公里,近年來,我區積極構建以商品供銷網和物流配送網為基本支撐的新供銷城鄉商貿流通體系。2018年年初,在福全街道富強村成立全省首個農村電商配送中心,實行“機場模式”運營,實現物流同倉、同車、同網、同配,進一步提升農村物流配送效率和質量,加快推進農產品進城。
在電商倉儲物流配送中心,南部山區的“稽南山寶”、平水的農家干菜、安昌的手工香腸,以及其他農特產品打好了大大小小的包裹即將發往全國各地。“這些快遞每天是從鎮、村電商網點收集上來的,從咱們這兒統一發走。”民升物流配送中心負責人楊登強說道。
值得注意的是,從這個中心倉里配送出去的商品,不再按品牌或商家分流配送,而是按貨物的目的地集中配送。中心倉一期工程占地面積約140畝,規劃預留了農產品檢測中心、冷庫、農村電商基地等,可解決農產品上行的生產、包裝、推廣、儲存等后顧之憂。
與此同時,為了更好服務小農戶及農村便利店,我區還以“萬村千鄉”農村網點為依托,搭建農產品商貿流通體系。截至目前,全區300多個村居已建成511個電商服務網點,實現本地村級電商網點全覆蓋和農產品快速集約配送。本地農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民以零門檻入駐平臺,并得到免費專業培訓,最大程度上讓農戶分享平臺發展成果。目前本地商家入駐新供銷平臺已達到110多家,2018年,通過平臺銷售的農產品達到2200多萬元,為本地企業和農民創造利潤200多萬元。“以前,我要定期騎著三輪車去進貨,如今在自家小店的電子屏上,動動手指就能下單,配送物流車在48小時內就能送到。”平水鎮東桃村便利店的店主莫阿姨說。
通過“物流+”,“小散戶”鏈接“大市場”,“小投入”換回“大收益”。據悉,接下來,我區還將進一步增加農村電商物流功能,力爭將配送中心打造成覆蓋全市的物流集散中心。“我們也將積極探索快遞+,物流與電商、商貿企業之間交流合作。”區供銷社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有貨運需求的企業也可以租用“航線飛機”或者租用“飛機座位”,實現農村電商物流與其他業態的集約發展。
(來源:浙江新聞)